about culture....
hummmm,

這次來多倫多,讓我對於出國念書有些感想,老實說,要融入他們並不容易,常常一群外國人用飛快流利的英文在聊天時,我根本一句都插不上去,聽不太懂就算了,就算聽得懂,那些內容我也聽不懂,例如說他們在談論某個電視節目,醫院裡面的某個老師,某家店的食物呀之類的,即使剛好話題是我可以懂得,也常常會因為在腦中組織英文句子太慢而找不到空檔插上話,剛開始會很想融入他們的conversation,但久了之後卻變成懶了,覺得很累,不知不覺英文成了背景聲音。之前遊學的時候,根本不覺得自己英文很差,可能話題都是跟生活相關吧,而且國際學生聊起來容易多了,也比較友善,來這邊相處的是當地學生,不見得每個人都有耐心慢慢聽你講,甚至當我說sorry?他們講第二遍速度完全沒有變慢,明明知道我可能會聽不懂,但我可以諒解那些人的反應,也對啦,他們可能認為你既然都要來這邊做研究,就應該要有本事把英文練好,所以,對於那些對我很好的外國人,我都很感激!

文化的不同,也是很大的適應。在魁北克的時候,當大家一起去吃飯,小費是個很複雜的東西,帳單來的時候,不見得會有零錢,有時候需要拿大鈔夾在帳單裡面跟他ask some change,這點也是後來才知道,他們付帳都是把錢夾在帳單裡面,然後waiter會一個一個來收,收回去找錢在一個一個發回來,看菜單也是個很大的困擾,他們的點餐習慣呀,還有一些特殊的字,常常讓我在狀況外,因為那群人裡面只有我是外地人,所以他們有時候會忘記我不了解那些,不過我還算是能適應,雖然有點辛苦,但也挺有趣的啦!

在來之前,曾經一度對做研究很反感,但經過這兩個月,Liang真得是很棒得一個老師,尤其是經過那次conference,讓我感受到當一群人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中投入的感覺真的很棒,彼此互相討論分享,諷刺的是,他們連喝酒的時候cheers敬的居然是seizure,XD,然後也常常閒聊會聊實驗的東西。有這種會議真的很棒,除了當作是工作後的vacation外,也可以和同領域的人交流。和我一起去的另一個學生很厲害,我這次見識到他的另一面,可以說是勢利嗎?xD他私底下和在老師或其他教授面前都不一樣,因為會議中的人物都是各個實驗室的老師學生或醫生。他很會抓住人脈,要聯絡方式之類的,我只能這麼說,雖然我不喜歡這樣,但我只能說佩服。想到上次巽安說”還是科學比較單純”,yume講的要找到能讓自己想拼命投入的東西,他們說得真很對!

這次conference,也讓覺得對presentation沒那麼排刺了,也許他們的鼓勵讓我覺得比較有信心吧^ ^||至少我的英文他們都聽得懂,有麥克風真是解決了我聲音小的大問題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acotin 的頭像
    tacotin

    tacotin

    tacot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